亿策略_正规实盘股票配资|实盘股票配资公司
股票账户配资 未盈利的大普微IPO:数据打架、毛利率异动、自研主控采购下滑,靠什么撑起188亿估值?
正规实盘股票配资

股票账户配资 未盈利的大普微IPO:数据打架、毛利率异动、自研主控采购下滑,靠什么撑起188亿估值?

股票账户配资 未盈利的大普微IPO:数据打架、毛利率异动、自研主控采购下滑,靠什么撑起188亿估值?

—股票账户配资

引言:

“ 深圳大普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上市,拟募资18.8亿元,对应潜在上市后市值188亿元,然而,其背后的数据争议与经营状况引发诸多关注。”

近日,深圳大普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 “大普微”)成为注册制以来首家未盈利的创业板申报企业,其拟募资 18.8 亿元,发行新股不低于 10%,对应潜在上市后市值为 188 亿元。这一高估值背后,大普微的经营状况存在诸多值得探讨之处。

市场份额数据存争议,排名下滑趋势明显

大普微主要从事数据中心企业级 SSD(固态硬盘)产品的研发和销售,宣称具备企业级 SSD“主控芯片 + 固件算法 + 模组” 全栈自研能力。企业级 SSD 技术难度高于消费级,对并行访问能力、低延迟性、数据安全等方面要求更严苛。

据大普微招股书中引用的IDC数据,2023年中国企业级固态硬盘市场份额排名中,大普微以6.4%的份额位列第四,在国内企业中仅次于忆联信息排名第二。但根据IDC在2025年5月发布的《中国半年度企业级固态硬盘市场(2024下半年)跟踪》报告,2024年中国企业级固态硬盘市场规模达到62.5亿美元(450亿元人民币),同比增长187.9%,大普微的市场份额排名却从2023年的第四降至第五,在国内企业中由第二变为第三,市场份额相比2023年有所下降。同时,招股书显示大普微2022年、2023年和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.57亿元、5.19亿元、9.62亿元,虽2024年同比2023年增长85.3%,但未跑赢同期市场增速。这两组数据不仅揭示了大普微市场份额的下滑趋势,也凸显了其在快速增长的市场中竞争力不足的问题。

毛利率异动,上涨原因存疑

盈利能力方面,大普微的表现令人担忧。公司 2022 年、2023 年和 2024 年毛利率分别为 -0.09%、 -27.13% 和 27.28%,2022 年和 2023 年毛利率均为负,直至 2024 年才由负转正。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,大普微毛利率波动区间最大,最高值和最低值之间相差超过 54 个百分点。

大普微表示,尚未盈利主要原因之一是处于发展早期,对上下游产业链议价能力有限。从外购原材料成本结构看,NANDFlash是主要原材料成本,2024年采购占比高达91.16%,主要采购品牌包括长江存储(行业人士推测公司A为长江存储)、铠侠及SK海力士。2022年以来,NANDflash采购价格波动剧烈,2022年、2023年和2024年采购价格系数分别为1、0.41和0.69。销售端,大普微企业级SSD产品销售单价波动趋势与NANDflash采购价格高度趋同,2022年、2023年和2024年主营业务中企业级SSD产品单位容量平均单价分别为828.46元/TB、341.62元/TB和565.69元/TB,单价系数分别为1、0.41和0.68,与同期NANDflash采购价格系数几乎一致。这表明大普微相对上下游议价能力基本未改善,其2024年毛利率上涨并非因采购成本下降,而是市场售价上涨,可能源于NANDflash低价期采购的存货。这种毛利率的突然上升缺乏可持续性支撑,未来盈利能力存疑。

自研主控芯片采购下降,产品竞争力受考验

尽管2024年毛利率有所改善,但大普微归母净利润依然连续三年为负,2022年、2023年和2024年分别为-5.34亿元、-6.17亿元、-1.91亿元,累计亏损达13.42亿元。研发费用率偏高是亏损主因,2022年、2023年和2024年分别为34.82%、51.72%和28.51%,均高于当年毛利率。大普微称专注全栈自研导致研发投入高。

大普微自研了针对 PCIe 4.0 的 DP600 和 PCIe 5.0 的 DP800 两款主控芯片,且报告期内企业级 SSD 累计出货量达 3,500PB 以上,其中搭载自研主控芯片的出货比例达 70% 以上。目前主要向翱捷科技采购自研主控芯片成品,完成前期开发后与翱捷科技共同开展后端设计并委托生产。2024 年四季度起,新开发主控芯片品类的封装及测试工作由公司自主委托封测厂完成。报告期内,自研主控芯片对外采购金额分别为 974.12 万元、8419.67 万元和 5821.02 万元,采购量也有不同程度下降(假设 2022 年主控芯片采购单价为 1 元 / 颗,对应 2022 年、2023 年和 2024 年采购芯片颗数分别为 974.12 万、9151.82 万和 7973.97 万)。在 2024 年整体对外采购金额大幅提升背景下,自研主控芯片采购量和金额下降,而自研主控芯片是产品竞争力和差异化关键,这一变化是否意味着公司 SSD 搭载自研主控芯片比例下降,有待公司进一步解释,其产品未来竞争力面临考验。

尾声:

“ 大普微在市场份额、毛利率以及核心技术产品方面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股票账户配资,在冲刺上市的道路上,如何化解这些数据争议与经营问题,支撑起188亿的高估值,将是投资者与市场关注的焦点。”